西宁人大网欢迎您!
祁玉梅同志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1991年毕业后分配到青海省湟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职期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农学专业在职学习,2015担任湟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被选为市人大代表后,她深感肩负的责任更大,不断加强代表履职相关知识的学习,立足本职工作,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为湟中区农业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技推广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2023年3月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一、履行代表职责情况
在担任人大代表以来,她始终坚守“代表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的宗旨意识,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积极参加调研视察,深入听取群众意见,广泛征求社情民意,脚踏实地忠实履行着代表职责。一是密切联系选民,认真做好会前准备。为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她先后赴刚察县、湟源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开展“人大代表进乡村”调研活动,赴互助县、湟源县围绕“农田残膜回收和加强农牧区电商发展建议办理”情况开展“人大代表进乡村”调研活动,从多方面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各方意见及建议。平时,利用自己经常下乡和深入群众工作便利的特点,认真听取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在每年大会前认真做好准备,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出的一些建议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湟中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的建立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认真审议报告,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凡是人大召开的持证调研、代表小组会等活动,都精心准备和参会,从不推托和请假。平时做好调查研究与考证,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市人代会及市人大常委会期间审议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等作好发言的充分准备,并投好每一张神圣的一票。在会议期间不当无作为代表,踊跃参加讨论发言,敢于直抒己见,真实地、准确地反映基层情况。三是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平时自觉认真地学习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宪法、法律法规知识等。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内涵和意义;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了解了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以及如何行使代表职权;增强了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努力做到学法、懂法、知法、守法,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群众的合法利益,正确表达人民群众的意志,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同时,还加强实践,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二、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她与土地为伍,在农业第一线上风风雨雨、兢兢业业奋斗,在湟中的田野上默默耕耘,艰苦奋斗,为全区种植业技术推广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一是高质量推动项目实施。为巩固和提升湟中农技推广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她先后负责实施了省部级粮油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马铃薯种薯扩繁、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项目,对促进全区粮油生产的持续增产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依托项目建设,全区脱毒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种薯补贴、旱作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共计20多项实用农业新技术在她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粮油生产的大面积、大幅度、大范围的增产增收,累计新增粮油总产29010万公斤,新增收益2.1亿元。二是积极打造科技示范区。为充分发挥科技示范的辐射扩散效应,以点带面,使科技成果迅速得到大面积推广,近年来,她从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出发,每年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在全区建立油菜、马铃薯、蚕豆、小麦万亩高产示范区5个、千亩展示区10个、百亩攻关田30个,连片示范面积达到12.2万亩。实施的油菜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项目、国家级、省级粮油高产创建项目,不仅实现了项目区农户的增产增收,而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动作用,受到了省、市、区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三是开展技术研究及推广。勤勤恳恳的农技工作生涯中,祁玉梅同志结下了累累硕果。她组织编写的农业科技教材8套,共62万字;作为主编,编写37万字的高素质农牧民培训教材一套,这些教材至今在湟中区农民中流传。闲暇之余,她还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认识写成9篇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和公开期刊发表。同时,在科研技术中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参与设计的“一种马铃薯种植用切块装置”“一种马铃薯育种用栽培装置”等8项研制获中国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