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人大网欢迎您!

情系公益 关爱民生

——市人大代表王楷博履职事迹
发布时间:2023-06-13新闻来源:

图片1_副本.png

榜样引领时代,使命呼唤担当。在西宁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支非常活跃的社会救援力量---蓝天救援队,这个队伍的负责人叫王楷博,现任青海蓝天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中心的主任,是西宁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作为人大代表,他深切地感到,公益事业不仅是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更是检验人大代表履职工作的一颗“炼金石”。

一、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提高依法履职水平

王楷博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为了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职务本领,他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宪法、代表法、选举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参加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和中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类代表培训。通过学习和实践,使王楷博进一步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掌握了人大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以及如何提出议案和建议、如何开展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如何代表选民利益依法履职等业务知识,为履行好代表职责打牢了基础。

二、依法行使代表职权,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自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王楷博坚持深入调查研究、走访群众、问计于民,为党委政府决策积极建言献策。坚决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并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市人代会期间,王楷博提出“关于构建民兵荣誉体系”的代表建议,得到相关军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人代会闭会期间,王楷博以代表身份参与了《青海省电梯安全条例(草案修改稿初稿)》西宁市座谈会,并给予专业建议且被采纳。

三、积极履职为民,助力春耕备耕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为不误农时,抢抓春种,各级人大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春耕备耕情况,很多代表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春播备耕,王楷博就是其中一员。2022年宣讲中央一号文件时,王楷博意识到春耕不仅是为农户增收增效,更是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当得知城中区总寨镇下细沟村几十户人家有红麦种子的需求,王楷博急需农民所急,第一时间表态愿意提高帮助。为不误农时,他联系专业部门购买了优质种子,向该村捐赠了所急需的红麦种子2700斤,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四、恪尽代表职责,勇担社会责任

王楷博作为一名社会组织负责人,做好公益事业、造福于民 ,就是最好的人大代表履职。2022年大通发生泥石流,他带领队员们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连续战斗37小时帮助受灾群众脱困。2022年疫情反复,他又组织300余人次的志愿者积极投身到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承担了消杀防疫、人员转运、社区防控管理、便民爱心车队等防控工作。其间,与西宁市110指挥中心联动,出动4台专业车辆,承担了市内5家医疗机构的病人出院及非急救入院救治的工作,累计服务出院病患371人次,车辆行驶累计740公里。当得知社区缺乏防疫物资,他积极筹措300万只口罩捐助社会。得知社区紧缺制氧机、血氧仪,又紧急筹措总价值20余万元的制氧机、血氧仪、防疫爱心包,投入到社区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五、河山异域,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3年2月,土耳其、叙利亚的强烈地震引发广泛关注,牵动无数人心。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不仅紧急派遣国家救援队火速驰援灾区,同时源源不断提供急需救灾物资,以大义之举彰显大国担当,更加诠释了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王楷博作为青海蓝天救援队的负责人,一个拥有多次海外救灾经验,也从不缺席任何一场重大灾害救援的“老兵”,他担任了蓝天救援队赴土耳其救灾的副总指挥,带着祖国与人民的嘱托紧急奔赴土耳其开展了为期12天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期间他所在的蓝天救援队共搜寻出幸存者8人、遇难者137人,累计搜寻倒塌建筑物386栋约18万平米。再一次以中国民间力量诠释命运与共、风雨同舟理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新的中国故事。

几年来,作为一名新的社会阶层及公益领域里的人大代表,王楷博珍惜代表资格,牢记代表使命,立足于本岗位,在疫情防控、抢险处突、生态环保等方面发挥着代表作用,他所在的组织先后荣获“全国一百个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奖”、“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国家公园首个应急志愿服务队”等荣誉及称号。他的先进事迹先后在《中国人大》及省市人大的期刊或自媒体给予了充分报道,展现了人大代表的风采。

未来,王楷博将继续立足自身领域,继续密切与选民的联系,严格落实代表工作要求,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西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提供民意支撑,全力当好人民的贴心人和代言人。


相关新闻